长来长往·见证一体化丨11个月“智慧渔场”下水,这就是“通州湾速度”!
长来长往·见证一体化丨11个月“智慧渔场”下水,这就是“通州湾速度”!
长来长往·见证一体化丨11个月“智慧渔场”下水,这就是“通州湾速度”!
【编者按】长三角一体化(yītǐhuà)发展,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、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(zhòngdà)战略。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(zhǔyào)领导座谈会即将在南京举行,新华日报·交汇点(jiāohuìdiǎn)客户端推出“长来长往·见证(jiànzhèng)一体化”专栏,围绕“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,更好发挥(fāhuī)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”主题,展现长三角各地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工作成效和经验,敬请关注。
5月29日,记者来到南通市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,在钦实佳美能源科技(南通)有限公司码头,只见“湛江湾1号(hào)”巨大的船体巍然矗立,红蓝相间的流线型船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。作为(zuòwéi)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,这艘“海上智慧(zhìhuì)渔场”承载着8万立方米(wànlìfāngmǐ)养殖水体,具备年产2000吨名贵鱼类产能,将(jiāng)于今年7月正式交付(jiāofù)。
“‘湛江湾1号’是深海重器,适用于(yú)南海千米(qiānmǐ)乃至万米水深的全海域养殖,极大(jídà)拓宽了海水养殖的生产空间。”钦实佳美能源科技(南通)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磊介绍,“湛江湾1号”由企业与(yǔ)湛江湾实验室(shíyànshì)、江苏大津重工联合打造,集智能化、绿色(lǜsè)化、工业化于一体,突破南海水深限制,首创“以静为主、动静结合”的养殖模式,最大化利用深远海资源。
“今年,我们计划(jìhuà)实现5条(tiáo)新船下水、6条交付,重点拓展海上风电装备、智能养殖平台等领域。”丁磊说,将依托通州湾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的集群优势,整合上下游资源(zīyuán),打造涵盖(hángài)设计、建造、运维的全链条服务体系。
“湛江湾(wān)1号”从开工到下水仅用11个月,创下“通州湾速度”,其背后是通州湾对优质营商环境的不懈追求。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(dǎnggōngwěi)委员、管委会(guǎnwěihuì)副主任汤兵介绍,通州湾示范区推行“万事好通、‘湾’事无忧”服务品牌,成立专班协调重大项目审批,通过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定向支持海洋装备等(děng)战略性新兴产业,对研发投入、人才(réncái)引进给予(jǐyǔ)补贴。
通州湾(wān)示范区是国家发展改革(gǎigé)委批复设立、国内唯一以江海联动命名的国家级示范平台。2019年(nián),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“规划建设(jiànshè)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(jízhuāngxiāngyùnshū)新出海口”。2022年,《上海(shànghǎi)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中通州湾被赋予上海北向沿海发展廊道上“战略功能节点”的定位。随着新出海口建设稳步实施(shíshī),“2+1”码头基本建成,通州湾从“靠江靠海靠上海”加快变成“通江通海(tōnghǎi)通上海”。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(lǜsè)发展协同区为契机,通州湾加强与上海普陀区对接(duìjiē)合作,推动关联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加快推进与上海交大、华东理工、东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创建高能级科研平台,持续推动科技创新。
产业集群(jíqún)赋能企业发展,通州湾规划建设船舶海工、新能源装备等五大产业园,集聚20多个(duōgè)重特大项目,形成超400亿元投资规模,为企业提供技术协同和市场(shìchǎng)拓展平台。目前,已落户(luòhù)中石油蓝海新材料、福(fú)莱特光伏玻璃、华能百万煤机等一批百亿级项目,今年1-4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.2%。
在通州湾,企业(qǐyè)与(yǔ)地方发展“双向奔赴”。丁磊表示,将以创新驱动助力国家‘海洋强国’战略,与政府、科研机构深化合作,打造“千亿级工业新城”和“海洋强市”,共同书写向海图强的新篇章(xīnpiānzhāng)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(jiāohuìdiǎn)记者 王建朋 吴琼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